目前分類:靜思生活 (2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我的一個朋友,出生在小康家庭,從唸書開始就很節儉,舉凡從早餐、中餐、晚餐或是點心,都吃最便宜的食物,偶而一起去聚餐,他也總是提前詢問價格,確認是不是沒有超過他的預算,不過也因為他對於價格的斤斤計較,也時也可以撿到不少的便宜。現在除了上班當工程師外,他也拼了命的兼差教鋼琴或是擔任輔導老師,賺更多的錢。

前些日子我們固定會聚會討論事情,他選擇了一般的速食店作為討論的場地,同時他自己帶了餅乾跟白開水已備"不時之需",那幾週的聚會花費總共是0元。前幾天跟這位朋友去喝下午茶,在點飲料的時候我很自然地點了一杯大杯的拿鐵咖啡,他卻是看了半天,最後卻只說他還有開水。

平常我去書店買書、聽音樂會、跑去看展覽,被這個朋友視為是種浪費的行為。他總是有理由說:「為什麼要買書?去圖書館借就好啦。音樂會的票價很貴,況且那個人又不出名,別浪費時間。展覽怎麼看還不就是那些,還要花錢,倒不如在家裡看電視就好。」

不知大家身邊是否有這樣的朋友?

我同意花錢要精打細算,但卻不同意守著財庫不放。對於一個行銷企劃的人來說,我絕對相信看書、參觀展覽、欣賞各式各樣的表演是必要的,因為那是我們不斷發掘創意、體驗不同想法與感覺以及擴大視野的方法。當我去咖啡店喝下午茶或是到特別的餐廳用餐時,我都會很習慣的在店裡細心觀察店裡的裝潢、服務與設計,這個習慣所吸收到的一切知識,都讓我在工作時如虎添翼,難道這些都不值一杯90元的拿鐵咖啡嗎?當我體驗到音樂會所帶來的不同感動或是展覽會的特殊設計時,心中所產生的共鳴恐怕已經遠遠超過票面的價值,同時也豐富了個人生活與啟發了不同的想法。藉由朋友間的聚會,有助於瞭解各行各業的現狀,以後或許還會有相互幫忙的機會。

nicklin85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今天隱隱約約聽見談論有關"終身學習"的議題,這個名詞似乎被許多人所引用。這讓我想起幾年前,大家一直對於「終身學習」或是「終生學習」的疑惑,到底那個對呢?其實不論是對是錯,它的目的都是一樣的。

記得以前唸書時,網路尚未普及,找資料僅能靠那台老字號的56K數據機,找資料找到一半,網路就會掛點,這時重播精靈就會跳出來自動幫你撥號,那時找資料最好的方式似乎是去圖書館,但是在找完一堆資料回家看後,發現會有無法統整的問題,現在想起來應該是我當時腦子不太靈光吧~也就是找資料沒有組織的概念。問我會不會有所遺憾?其實答案是"會",但對我來說,那是一個很好的體驗,我也很慶幸自己有了那樣經驗。
現在"心智圖"的概念已經普遍被許多人所使用與接受,部落格上面也有許多專家提到這方面的知識,其實心智圖的概念,在多年前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,在接受遠見雜誌訪問時就已經提出了,張忠謀認為終身學習是要有目的、有紀律、有系統地來執行,絕對不是常說的活到老、學到老,好像你和誰談了一番話也算學習,這種學習不是我所講的終身學習。他所說的終身學習是要有目的、有目標、有紀律、有系統的。

張忠謀所提出的終身學習概念,簡單而言就是要為自己設立階段性目標,同時要讓自己有系統的學習,而非"隨意"學習。舉例而言,假設要在半年內學習關於"行銷概念"方面的知識,就要開始確認要如何學習?學習的範圍為何?學習資源在哪裡?學習的方法?之後或許會挑選幾本書籍、案例,或以訪談的方式接收經驗等,一旦確立後,則必須督促自己每日達成固定的進度。半年後或許可以找一個該項專業的朋友,與他談談你的所學,這樣可以促使自己更進步,並瞭解學習過程中所忽略的地方。

一旦瞭解了終身學習的價值後,就會覺得它很重要,因為在知識經濟的時代中,自己的專業很快的就會不值錢了,而當一個人的本領沒了,才想到要去學習新的,其實多半已經是來不及了。

下次當我們聽到「終身學習」的聲音的時候,相信心中一定會起小小的漣漪吧?

nicklin85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